不出预料,四川省会成都经济总量逼近2万亿大关,增速8.6%,经济首位度(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从年的36.48%再度攀升0.5%,达到了36.98%。
这对于四川到底意味着什么?
成都到底是四川的“救世主”,还是“吸血鬼”呢?
四川人口比浙江多,成都首位度也比杭州高,成都吸了那么多人才和资源,但成都创造出阿里这样的企业了吗?
一、“高处不胜寒”,成都年仍独占四川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
年,四川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亿元,首超5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按照经济总量划分,四川21个地市州可分为4个梯队。
第4梯队,亿以下:有5个地市。分别为资阳市.5亿,巴中市.51亿,雅安市.59亿,阿坝州.63亿,甘孜州.04亿。
第3梯队,亿-亿,有8个地市。分别为凉山州.18亿,内江市.53亿,自贡市.31亿,眉山市.87亿,遂宁市.87亿,广安市.8亿,攀枝花市.95亿,广元市.25亿。
绵阳,四川第二个城市
第2梯队,亿—亿,7个城市。分别为绵阳市.29亿,宜宾市.08亿,德阳市.56亿,南充市.98亿,泸州市.1亿,达州市.7亿,乐山市.15亿。
第1梯队,亿以上,只有1个城市。成都1.99万亿,36.98%的城市首位度再创新高。排名第二三四位的绵阳、宜宾和德阳,加起来还不到成都的零头,成都甚至比四川省最后15个地级市的GDP总和还要多。
成都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仍然在上升,说明四川的资源依然在向成都加速聚集。
大者恒大,强者更强。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最常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
二、“吸血猛于虎”,一个省才能养一座“吸血”的城?
成都,一直走在“强省会”战略第一阵营的最前列。所谓“强省会”战略,就是人更多、钱更多、政策更多,什么都更多的意思。
01人更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市的常住人口首次突破万大关,达到了.8万人,占到了整个四川.5万人的四分之一强,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至少有1个就住在成都。10年里,成都的常住人口增长了49%,目前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广州(.7万人)和深圳(.0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各地市州中,除了绵阳、宜宾、甘孜、凉山和毗邻重庆的广安10年间人口有一定增长,其他地市州所占四川人口比重都无一例外出现了下滑,其中资阳市的人口出现了大幅减少。这些减少的人口都去了哪呢?
图源:四川省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02钱更多
参照1月23日《关于成都市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年成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6亿元,相较于年的.4亿元增幅巨大,占到了年四川省财政收入.8亿元的37.8%,基本和成都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相匹配。
对比年成都支出总量为.7亿元,结余.9亿元,钱应该是没花完吧?据公开数据,年四川省内一般预算全部收入低于.9亿元的有眉山、乐山、达州、广安、遂宁、攀枝花、内江、自贡、资阳、广元、雅安、巴中等。
03政策更多
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给成都大开政策之门,包括国家新区、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等政策蛋糕,成都已经获得超东部沿海城市的待遇。
我们当然不能笃定成都人口和资金的增加,就是来自于对四川省内兄弟城市的“吸血”,因为这些人口和资金完全有可能是来自于环四川的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贵州,甚至是更远的北京、上海、广州或者深圳,毕竟“湖广填四川”“逃离北上广深”都是前车之鉴。
成都是“逃离”北上广深的最大受益者?
三、“公子世无双”,成都对四川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上,四川省内很多城市,譬如重庆、自流井、五通桥等城市的经济富裕程度都曾超越成都。但为什么最后只有成都笑到了最后呢?因为成都是省会城市,省会意味着拥有强有力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强有力的话语权。
一般情况下,省会城市都是省内实力较强的存在。但是随着国家“共同富裕”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起来,比如和苏州同省的南京,和深圳同省的广州,这些省会已经不再是“一家独大”。和青岛同省的济南,更是全国“首位度”最低的省会城市,但者不影响山东省16个地级市几乎都能进入全国GDP百强城市。
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榜单,成都综合得分经常排名全国第一
但考虑到现实情况,四川省还离不了成都的“一枝独秀”。
第一个原因:成都是四川“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唯一支撑。四川要想赶上沿海省份,需要在全省建设若干个像成都一样经济发达,且可以承担全省服务功能的超级城市,而能够担当这一重任的最佳先行者只有成都。
只有把成都做大做强,强大到能够跻身全国一线城市,强大到能够和北上广深平起平坐的时候,四川省才有可能足够强大,那个时候也就是四川省追赶上沿海发达省份的时候。
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如果不优先做大做强成都,那么只会加剧人口向外的流失,还怎么发展呢?
第二个原因:成都是四川争取“全国话语权”的唯一抓手。举个例子,山东经济比四川发达,GDP是四川的1.5倍,但为什么其“存在感”好像远不如四川?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四川有成都,而山东只有全国“首位度”最低的济南,这直接导致山东的影响力只局限在经济上,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影响力远不如四川。
强省会是四川的无奈之举,这样可以留住省内资源,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资源,不至于拿不出一个“牌面城市”
第三个原因:成都是四川省财政最大的现金奶牛。只有大力发展省会城市,省级政府才能获得更稳定的财力支撑。
成都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6亿元,占到了年四川省财政收入亿元的61%,基本是成都GDP总量在全省占比的2倍。
实际情况如此,只有成都才是四川的“救世主”。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人们担心成都以外的非省会城市,会不会走向“衰败”?
第四个原因:成都一城独大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人口和资本朝大城市、都市圈聚集是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成都作为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起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是其他城市所难比拟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10年,人口加快向成都集中,资源加快向成都集中,资金加快向成都集中,政策加快向成都集中,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全国GDP百强城市名单,作为经济总量第6的大省,四川21个地市州只有成都上榜,只有成都的发展水平足够强大?
写在最后:
成都或许容纳不下万四川人,但:
成都是所有四川人共同的家。
你这样认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