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针灸学堂治疗ldquo坐骨神经痛r
TUhjnbcbe - 2021/9/16 23:02:00

导读: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疼痛性疾病,其原因多样,治疗方面有颇多值得注意的要点,在文章中找找治疗思路吧。

坐骨神经痛,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发生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为主证的病症。

本病属中医学“筋痹”、“腰痛”、“腰腿痛”、“坐臀风”、“腿股风”范畴。

病因为患者肝肾精血亏损,筋骨失养,加之外力因素如强力举重、久行站立、扭伤等,或外感邪气而致筋骨失养及血瘀气滞,或邪痹经络引起三阳经循行部位的疼痛或麻木,发为筋痹。

其病位在筋,与肝、胆、肾有密切关系。发作期以血瘀气滞,邪痹经络标实为主,缓解期以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本虚为主。其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血瘀气滞,邪痹经络。

仲景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

1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筋痹的“辨证”范围,其基本病机一为“不通则痛”,二为“不荣则痛”。

从临床患者的发病来看,二者兼而有之,以标实证为主,因此,急性发作期用芍药白芍30~45g,生甘草12g配伍,以酸收甘润,酸甘化阴,缓解经络之挛急,清湿热消局部之肿胀,止腰府及三阳经之疼痛。

病久不愈者,以赤芍30~45g,炙甘草12g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从现代医学的发病机理看,周围神经的机械性压迫不会引起疼痛,而只会产生感觉异常。

实验证明,一旦有神经根炎症肿胀引起受压才会产生痛觉,所以,疼痛与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反应有关。Crook发现坐骨神经痛是因神经根受压后,引起静脉丛瘀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所以其痛觉实质上是坐骨神经的缺血性疼痛。

在急性期以芍药(白芍)甘草汤能够抑制炎性渗出;对骨骼肌松弛作用;对神经肌肉接合部位的去极化有阻断作用。

另外,白芍甙与甘草的甲醇提取液FM在镇痛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急性发作期加清热药

2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除了典型的湿热证外,其他证型也多有沿三阳经疼痛伴烧灼感的症状,应符合热痹之辨证范围。

从辨病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痛是由于神经根炎症,神经根缺血、缺氧引起的,部分清热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渗出,抑制增生。

如金银花对无菌性炎症,不但具有抑制炎性渗出,而且具有抗炎性增生的作用。

因此,常增加金银花、蒲公英、*柏、虎杖、丹皮、大青叶等,从中择其二味即可。

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证

3

活血化瘀药可用于各种证型的筋痹。但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时,在不同的阶段所选取的药物和用量也应有别。

在初发急性期药味要少、量要小,如桃仁、红花,用量在6~9g,起温通血脉之作用,此期不以活血化瘀作为主要治法。

因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说明,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局部的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若大剂量用之,可加重局部的炎性渗出,使疼痛加重。

病情相对缓解期,可中等剂量的活血化瘀药物,如赤芍、玄胡等药物剂量在10~15g左右。

对于病程长、屡次复发者,可选取大剂量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的药物,如虻虫12g,水蛭9g,地龙12g,蜂房12g,全蝎9g,蜈蚣2~3条等。

针对病机而治的用药

4

受伤后卒然腰痛如折,疼痛连及髀枢至腿股,俯仰不能,转侧不利,舌紫暗红,证属于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加香附12g,玄胡15g。

下肢疼痛在病邪所侵及的经脉,或上下走注疼痛,疼痛较剧,遇寒痛甚,得温痛减,痛处发凉,舌苔白,脉弦紧,证属风寒痹阻者,加独活30g,桂枝12g,细辛6g,麻*9g。

下肢疼痛重着不移,酸痛交作,伴有肌肤不仁,每遇天气变化,如天气寒冷、潮湿、汗出当风等,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寒湿痹阻经络者,加苍术12g,独活30g,川牛膝24g。

腰部弛痛,痛处伴有灼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而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腻,脉濡数者,加*柏12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

腰部隐隐作痛,每因活动后加重,属肝肾亏虚“不荣则痛”者,加当归补血汤,其中*芪45g,当归12g。

辨病用药

5

对常见的腰部病变,如腰椎间盘突(脱)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初次发作、需要保守治疗者,应加重清热解毒药,如青风藤30g,大青叶15g,虎杖30g。

肥大性脊柱炎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可加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药物,如土鳖虫12g,赤芍30g,狗脊30g。

梨状肌病变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亦应加重清热祛湿药物,如土茯苓30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24g。

骶骼关节炎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可加重赤白芍用量为30g,伸筋草30g。

髋关节炎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加全蝎9g,川牛膝24g。

综合治疗

6

由于坐骨神经痛是一个症候群,其病因相当复杂,其治疗也并不是方药完全可治愈的,就常见的腰椎间盘突(脱)出、肥大性脊柱炎、梨状肌病变、骶骼关节炎等病治疗,还应根据病情配合牵拉、复位、推拿、针灸、外敷、理疗、穴位注射、拔罐、中药离子透入等方法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灸学堂治疗ldquo坐骨神经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