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寻亲middot回家社工驻点
TUhjnbcbe - 2021/2/14 19:39:00

他热情乐观、勤劳能干

在厦五年,

这位巴中小伙终于跟家人团圆了

本期温暖寻亲故事为——

《社工驻点帮寻亲,巴中小伙终返乡》

跟随小民一起来看看吧~

年,一名小伙子流浪街头,被警察护送到厦门市救助站求助,因患有智力障碍,而且与家人走失时年龄较小,未能记住家乡的地址。经过数年多渠道、多轮次寻亲,仍然无法查明身份。厦门市救助站为其取名夏中森,纳入我市特困供养范畴。

在厦门,夏中森成长为一个乐观能干的小伙子。平时喜欢帮忙干活,晾衣服、洗碗、拖地样样在行;嘴巴还很甜,看到医生、护工都会热情的打招呼,大家都夸夏中森勤劳肯干,非常喜欢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虽然夏中森在托养机构的日子衣食无忧,然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为其寻找回家的路,终于在今年9月帮助他寻亲成功并护送返乡。

社工驻点,监管寻亲两手抓

年8月,厦门市救助站派遣驻点社工张玉婷进驻托养机构开展驻点监管和寻亲工作。为了尽快熟悉长期滞留人员,社工小张先初步与护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同时深入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发现夏中森虽然有智力障碍,但能自理和做简单的清洁工作,也能与人交流。社工特地邀请夏中森参加涂色和自由绘画活动,与夏中森拉近距离,通过绘画疗法将其混乱的心导入清晰的状态,更深入地了解他,更有利于开展寻亲工作。

社工在与其交流过程中,慢慢建立专业信任关系,使其放下戒备、打开心扉。社工了解到夏中森想要回家,但他记不住自己家乡的地址。社工采用“问询引导法”,根据夏中森关于家乡记忆的信息来推断具体的地址,重点与其谈论关于家乡地理环境、风土习俗、作物和食物等相关信息。

慢慢的,夏中森回忆起自己是四川人,但不会说家乡话。家里父母健在,老家在山脚下,镇上有河流;冬天会下雪,有用手炉取暖的习惯;喜欢吃辣,也会吃泡菜、喝白酒;种植的作物有水稻、玉米、桃子、板栗等;房子是普通的2层砖房,玉米和辣椒会挂在墙上,这些基本信息与四川十分匹配。

重点引导,地域范围再缩小

寻亲工作看似有所突破,实则陷入困境,四川那么大,如何缩小寻亲范围帮他找到家?古人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社工拟采用“口音辨别法”判断其家乡。

虽然夏中森不会说家乡话,但总会有家乡的口音,多收集一些与其的对话,或许可以收集到有特色的乡音。因此社工锲而不舍地与夏中森交流关于家乡方言的话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谈论方言的过程中,夏中森提到曾经有一名四川绵阳的人说他们是老乡。寻亲的希望再次点燃,社工根据收集到的家人和家乡地址的信息,采用“寻亲推送法”,通过头条寻人定向推送寻亲信息。

寻亲推送,热心民警来帮忙

寻亲信息推送后,热心的警察帮忙查询到了疑似的身份信息。厦门市救助站迅速安排核实工作,终于联系到了其远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家人,并确认了身份。

当社工把消息告诉夏中森时,他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夜幕降临,当大家都入睡后,离家多年的夏中森拿着写有家人信息的纸张,安静地看了很久,或许他是想把家人的信息深深地埋入脑海,永远不遗忘。

众人欢送,巴中小伙终返乡

为了欢送夏中森回家,社工为他拍摄了纪念照;护工叔叔阿姨们给他准备了礼物和新衣服、新鞋子;托养机构的张院长给了他一个充满祝福的大红包。大家都期待着夏中森回到家乡与家人重聚后,能重启他的精彩人生。

大爱寻亲

让迷途旅人温暖回家

我们一直在路上~

供稿

市救助站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亲middot回家社工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