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百货零售结构趋同应予足够重视
福建东方百货管理有限公司前不久正式接手万嘉百货的经营管理。东百集团总裁魏立平指出,“东百”希望借此与其他商家一同发展福州东街口商圈。
然而事实并没有表面那么风光。近几年来,福州传统百货业出现衰退,新兴的连锁超市、仓储型商场、专业性的大卖场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零售业一直都处在巨变当中,外资零售巨头尚未大举入侵,本土零售业的洗牌却频繁不断。东街口商圈作为福州最重要的*金商圈,由东百商场、大洋百货、新华都、万嘉、瑞闽、三福等百货商场组成,如果加上已消失的汇友百货和五洲百货,那就是有9个百货全部集中在东街口这个仅有12万平方米的商场弹丸之地。这些“邻居”布局过于集中,在市场定位上趋向相同,又走不出传统经营模式和业态理念,经营方式僵化,竞争力下降,导致利润率不断降低,资源浪费严重。
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福州几种主要的业态,按销售利润高低应该依次是:大卖场、便利店、超市、百货。最低的百货业,利润率只有2%至5%。
随着国美和永乐两家全国性的电器连锁商场进驻福州东街口,专业性的大卖场也希望在原本已近饱和的东街口商圈占有一席之地。大型超市如“好又多”、“屈臣世”也来分东街口这块大蛋糕。而且不只在东街口,整个福州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超市、便利店、折扣店。按通常的规律,一个城市人均商业零售面积在0.7至1平方米比较合理。福州市区人口150万,理论上说,150万平方米的零售面积就足够了。而福州现有的零售业卖场尤其是大型超市已经饱和,另外中亭街、中洲岛等大型零售卖场还在不断扩充,零售面积将远远超出市场所需。
有关专家建议,商业点的规划应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商业点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档次高低,要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相适应,避免贪大求多、过分聚集和重复建设现象;应充分考虑一个地区或一定商圈范围内的同业竞争状况,严格市场准入,规范选址;要充分征求当地居民、专家的意见,并充分考虑到交通及环保问题。
目前,麦德龙、沃尔玛、利多福等国外零售业巨头都在福州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到今年年底,随着中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市场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各零售企业应及时改变策略,积极应对内外的挑战。要避免结构趋同,实行差异化经营;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大力开发信息技术和物流业;*府要引导和鼓励新型业态发展,优化业态结构;流通主管部门应结合商圈和业态定位理论,制定零售点的设置规划,尤其应在大型零售点的数量、规模和业态选择上进行调控;近期应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抓住时机和消费者心理的转变,实施合理的裁撤或整改,在结构调整上练好内功。(消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陈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