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诗韵巴山”——巴山诗词诵读大会暨专题访谈在市广播电视台举行。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李晓龙,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芒,分别就《巴渝舞》《竹枝词》和《巴女》的艺术形式、演变过程等进行了解读。
《巴渝舞》:在宫廷存续数百年的地方歌舞
作为一种地方歌舞,《巴渝舞》为什么能进入宫廷当中,并且在宫廷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存续了数百年?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李晓龙为大家解开了谜底。
李晓龙博士
原来,《华阳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帝”就是刘邦)。
李晓龙认为,刘邦深知巴地的重要性,而賨人歌舞又非常能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他得天下后,将《巴渝舞》引入宫中,于殿庭宴会表演。古代有帝王“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以崇自己文治武功的传统,刘邦内心所赋予《巴渝舞》的独特意义既是在回味自己的战斗生涯,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也是在确立自己做统治者的合法性和天命性。
曹丕建国称帝后,改《巴渝舞》名为《昭武》舞,并把它作为祭祀曹操的庙乐。在晋、南朝,《巴渝舞》被多次改变名称和舞辞内容。在南朝梁,宫廷根据巴地的民间歌舞重新制作了一种舞蹈,取名为《巴渝舞》。南朝梁制作的《巴渝舞》也流传到了隋代和唐代,《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对它都有记载。
《竹枝词》:流传于巴地,留存两万多首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竹枝词之前,巴地竹枝词就已经流传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并且很受欢迎。文人竹枝词则始于刘禹锡,是他将竹枝词文人化。
刘禹锡在长庆元年(年)冬被任命为夔州刺史,他在第二年年初到达夔州,并在到达夔州后不久,便写下了九首《竹枝词》,还写了“序”,这篇“序”交待了刘禹锡写这九首《竹枝词》的背景。
自从刘禹锡改创竹枝词之后,文人纷纷效仿。据今人统计,从唐朝到民国初年,流传下来的竹枝词有两万多首,作者多达一千二百多位。作品的内容涉及到全国各省、各地的名胜古迹、人民生活、风俗民情、物产和历史沿革等。
李晓龙认为,《巴渝舞》和竹枝词充分反映出巴地有着历史悠久且丰富的音乐和诗歌,这种音乐和诗歌的传唱和传播范围不局限于巴地,它对中国的音乐和文化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好好地了解巴文化,学习、研究、热爱巴文化。”
“巴女”:传达着“敦厚直率”特质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芒认为,在巴文化的研究中,对巴人形象的分析尚停留在历史文献的描述层面。且相较于为人熟知的“勇猛善舞”巴人形象,人们对巴女的形象了解较少。但是其实巴女自唐代开始便出现于各种诗歌,并为后代所沿用。例如以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流寓巴蜀的文人为代表,在他们的诗歌中,开始提出“巴女”这个专有名词。
贺芒教授
李白曾作《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心系情郎的巴地女子,诗中以奔腾迅速的“巴水”、疾驰如飞的“巴船”,来衬托“巴女”对远去情郎那念念不舍的情怀。相较于古代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生长巴地的女子会更加敦厚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后世文人在描写巴蜀人文风情时,多援引其中,“巴女”传达着“敦厚直率”特质。
此外,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也曾作诗提到巴女。“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描述的正是巴女巴人舞乐。
晚唐诗人于鹄曾作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一名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的女孩,高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巴女的敦厚直率、天真烂漫跃然纸上。
巴地女子善于吟唱竹枝曲。杜甫诗里有“万里巴渝曲,三年食饱闻”的诗句,在描述巴女的诗歌中,作者往往会把“竹枝词”与“巴女”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吟唱竹枝是巴地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贺芒认为,巴女的敦厚直率、善唱竹枝的特点一直传承至今,演变为现代的巴中女子形象。
一是敢于表达、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达到巴中后,组织巴中女子成立妇女独立营,维护社会治安、抬担架、搞运输等,创作《红军三大任务歌》《担架歌》等歌曲,时常吟唱。红军山歌中的巴女既直率表达对在外打仗的丈夫的思念,表现出巴女的敦厚直率;又表现出在家中稳固后方,与前线一起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二是敦厚、博爱、善良。敦厚直率的精神特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红军精神流传至今,融入现代的巴中女子血脉中,塑造了许多敦厚、博爱、善良的巴中女子。例如年1月“四川好人榜”中的巴中女子何继蓉和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年“最美大学生”的李莎,就是今天巴女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