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是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经济。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全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
统计显示,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各类经营主体95万个,年产值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超1万亿元。林下经济提供林菌、林药、林茶、林菜、林禽、林畜、林蜂等丰富多样的森林食品和中药材,年产林禽49亿只、林畜多万头,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林草局发展改革司二级巡视员陈学群:林下经济保就业、促增收、惠民生作用明显,全国从业人数达万人,发展林下经济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为了促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国家林草局出台《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科学确定林下经济的区域布局、重点领域和经营模式。同时,在全国认定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为林下经济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国家林草局发展改革司二级巡视员陈学群:到年,全国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总面积达到7亿亩,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3万亿元。
环境友好绿色产业促增收
林下经济是在森林里开展的经济活动,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前提。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环境友好绿色生态产业,保护环境,促进增收。
安徽铜陵:借“林”发力借“绿”生金
走进安徽铜陵市郊区燕山家庭农场,成群的土鸡正在林子下面悠闲觅食。借“林”发力,借“绿”生金,当地林业、农业、电力等部门,推广电能替代、光伏特色用能项目,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绿色循环林下产业。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燕山家庭农场负责人周真宝:鸡饿了就吃草和虫子,累了就在树上休息,这样的环境下养出来的鸡,肉质鲜美、味道好,鸡食草后的粪便,经微生物发酵后被果树吸收,形成绿色良性循环。
河南周口:林间空地种植食用菌带动增收
在河南周口川汇区党庄村的一片林子里,林间空地的地垄上撒满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技术人员介绍说,秸秆下是刚种下不久的食用菌——赤松茸,而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就是赤松茸赖以生长的营养源。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赤松茸种植技术人员周高占:用咱这个玉米芯、玉米秸秆粉碎作为原料,在这上面进行发酵,到时候赤松茸采摘完之后,就成了林地的有机肥料了,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川汇区有多亩国家储备林,林下常年无阳光直射,土壤水分含量在65%~70%之间,非常适合赤松茸生长。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金海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毛宏卫:林下种植食用菌,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实现了秸秆还田,这是一个绿色生态产业,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万元以上,并且可以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国家林草局表示,要优先利用商品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开展林下经济活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林地、国家一级公益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及生物廊道内的林地等,都禁止发展林下经济。
新技术新品种提升林下经济质量
各地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助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提升林下经济质量。
01:54
四川巴中:林下种植中药材运用新技术提高产量
总台央视记者施韶宇:这里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的九镇,现在当地群众正在林下种植中药材茯苓,在过去,茯苓只种植在松木的一端,今年通过采用新技术,在松木的另一端也能种上茯苓,这样就能够提高茯苓的产量。
松木中的木质纤维素,可以为茯苓生长提供营养。在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在松木一端放置茯苓菌包,松木的营养并没有完全被吸收,于是创新性提出了两端嫁接的技术方案,让茯苓充分吸收松木的营养。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九镇镇长郑智瑞:老百姓可以在这里面来务工,然后租用林地的话给老百姓租金,收入之后我们按30%给老百姓当年分红,70%我们留作集体经济用于扩大再生产。
江苏盐城:林下种植花卉开发新品种提升效益
江苏盐城大丰区在林下种植花卉,发展“林花”产业,是这里林下经济的突出特色。今年他们跟南京中山植物园合作,种植了观赏性芍药种生粉、雪原红星、高杆红三个新品种,进一步提升林花经济的效益。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林农袁皓:这种新品种观赏性芍药比传统的林下花卉收益要高,亩均效益达元,与之前相比,亩均效益提高元。
国家林草局表示,为了提升林下经济质量,下一步,将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林下经济产品在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出台林下经济技术指南,完善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
(总台央视记者施韶宇周口台巴中台大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