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四川平昌县两山建设有哪些秘诀
TUhjnbcbe - 2023/11/5 20:13:00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走进四川省平昌县,连绵不绝的大巴山景色宜人。佛头山等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以巴山新居为节点、以生态体验农业为纽带,形成总长多公里的南向、北向、西向、东向旅游环线。让游客体验到绿水青山的魅力同时,也让平昌县的百姓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一年前,平昌县获得了第四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为第四批四川省唯一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国字号”生态金牌县。

生态+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平昌县最亮丽的名片是绿水青山,最突出的优势是生态优良。平昌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昌篇章。

建立生态立县规划体系。平昌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专篇编写进《平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平昌县城市总体规划》《平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平昌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平昌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三年行动计划》,做到总规、详规、专规“多规合一”,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全面指导。

建立上下联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山”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研究、督导,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盯住抓、抓到底,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建立全民参与推进体系。科学编制《平昌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把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纳入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重要内容,举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班。

制定了平昌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相关制度。在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将生态文明考核权重提高到20%,确保责任压实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通过电视、标语、“两微”等媒介,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群众满意率达97.35%。

生态+保护: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年,平昌县森林覆盖率达55.0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PM2.5年均浓度24.3微克/立方米,这三个指标在四川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县中,分别位居第9、第3、第10位;地表水断面、国控出境断面、县城饮用水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常态蓝、高级绿”成为平昌县最靓丽的生态底色。

为了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平昌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让平昌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清单管理加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平昌县对中央及四川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四川省长江经济带暗访督察等现场交办及反馈整改事项个,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制定整改方案,压紧压实责任,推进整改进度。截至目前,完成整改销号个,完成率98.5%,剩余4项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多元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驷马、白衣、响滩、元山、云台、兰草、镇龙、笔山等30个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相继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19%。今年计划在26个场镇(社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正有序推进。已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16个、中转房60座,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转运体系,定点清运到巴中市垃圾发电厂无害化处理,对县城垃圾填埋场和乡镇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实行封场闭库,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万余户,建成农户水冲式卫生厕所12.92万个,新建化粪池个,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源头管控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平昌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全覆盖。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科学编制并认真执行“三线一单”,建立完善差别化、分区域管控的生态环境准入机制。相继开展了巴河通河流域回顾性环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江家口水库项目环评、平昌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等。

大力实施绿化全县行动,着力构建国土绿化生态安全网络。平昌县常年管护国有林1.3万亩,累计退耕还林25.98万亩,人工造林6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2.27万公顷。切实抓好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9.57平方千米,生态修复废弃矿山60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4.95万亩,建成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余处,建成江口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获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作先进县。

城乡一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双桥水库、牛角坑水库、友谊水库、跃进水库等集中式供水工程,铺设输水供水管道0余公里,覆盖全县31个镇(街道)个村居,实现城乡同网同质同服务供水,彻底解决了全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近三年,平昌县未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

协作联动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平昌县人民检察院成立公益诉讼科,县公安局成立食药环侦察大队,建立检察、公安、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有效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办理四个配套办法案件23起,移送公安机关8起,行政拘留10人,移送法院强制执行5起。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切割上岸砂石船只艘,退捕和取缔船舶只(只合法渔船和只无证船),销毁网具0余匹,长江“十年禁捕”工作有序推进。从严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编制《平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7家。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建筑工地全面落实“8个%”管控措施,小角楼、江口醇、德源食品等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家餐饮企业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11个腊肉集中熏制点建成投运,34座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治理。

生态+产业:开创生态富民强县新局面

走进平昌县土兴镇仙灵村,放眼望去是漫山遍野的花椒林,村民们在林地里忙着铲窝、施肥……说起青花椒,不少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正是通过发展青花椒产业,才让他们的腰包更鼓了,生活更美了。

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大力实施“生态+”战略,平昌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生态立县强县、绿色富民惠民。

精准化推进“生态+脱贫攻坚”。依托生态优势,精准契合群众需求,建设生态扶贫产业园区,推动贫困户生态型“小微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实现贫困户家家有生态小椒园、小禽园、小菜园等,为贫困户稳定增收夯实了基础。年底,全县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累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6%降至0.07%,四川省政府批准平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功摘掉多年的穷帽子。

全域化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平昌县推动农业发展“三大转变”,大力发展花椒、茶叶等特色生态农业,建成驷马省级农业科技园、三十二梁现代农业融合园、板庙海升扶贫产业园、元山中岭现代农业产业园。平昌县特色生态农业基地面积突破65万亩,其中平昌青花椒35万亩、平昌青芽茶叶20万亩,全国首家青花椒交易中心落户平昌县,并被评为全国青花椒产学研基地。培育茶叶加工龙头企业20余家,成功创建秦巴茗兰、蜀山秀等茶叶品牌13个。打造江口水乡“水能、水游、水产”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培育生态化养殖场余家。平昌青花椒、江口青鳙、镇龙山瓦灰鸡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昌青花椒、江口青鳙还入围全国25件年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名单,并获准作为全国14个项目之一予以实施。

集约化推进“生态+新型工业”。加快推动平昌省级经开区建设,大力推进退城入园、退村入园,先后关闭县植物油厂、新华造纸厂、县再生纸业公司、旺洁香洗涤厂等落后产能企业,“关停并转”砖瓦企业60余家,退城退村入园企业36家。大力发展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清洁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3+1”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建设占地10.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深入拓展“平昌产”产业链条,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46家,培育康坪香米、碧峰蕊芽、秦巴茗兰、劲贝油脂、朱氏食品和杨势风干鱼等绿色品牌;引进雅迪集团、渝翔机械、三统机械、虎威机械、光翼摩托等入驻星光工业园,实现集约集群发展;组建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成60万吨/年的天然气汽车清洁燃料项目,年产值达50亿元;建成白酒生态工业园,江口醇、小角楼双双荣获“中华老字号”“川酒十朵小金花”称号。

龙头化推进“生态+乡村旅游”。秉持“全域旅游”理念,推进农旅、文旅、城旅融合发展,建成白衣古镇、驷马水乡、佛头山等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等12张“国字号”旅游名片,连续5年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发展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家、巴山民宿家,组建旅游合作社59家,带动贫困户就业7余人,户均增收1.5万元。推动土特产商品进驻“百日场”电商平台和各大景区销售,实现旅游商品和农副土特产品“线上消费”“驻地消费”“带走消费”多轮驱动,辐射带动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户,1.6万余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47亿元,平昌县乡村旅游模式列为全国经典案例推广。

立体化推进“生态+乡村振兴”。平昌县驷马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白衣镇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鹿鸣镇建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土兴镇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取得新成效,板庙、涵水、灵山等12个特色镇加快建设。平昌县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国家森林乡村两个,全县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个,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加快形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平昌县两山建设有哪些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