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中平昌县万企帮万村谱写脱贫攻坚 [复制链接]

1#

当前,平昌县按照脱贫攻坚总要求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总部署,平昌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号召民营企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努力促进共同富裕,聚焦精准扶贫,加强模式创新,通过“万企帮万村”谱写脱贫攻坚六部曲。

特色产业扶贫。帮扶企业主动投资种养、加工等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万城专业合作社在土兴镇铁城、圣谕等4个村建设花椒基地多亩,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方式,年户村民入股分红3.7万元;多户村民流转土地受益4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人年人均增收余元;平昌君绿康农业开发公司在土兴镇华山村建成亩水果、亩甲鱼等基地,优先吸纳50余户贫困户流转土地年每亩元、务工每天每人80元增收脱贫;平昌县燕江农业合作社科学种植茶叶,将鹿鸣镇燕山村5个社的亩成品茶园通过产业入股分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动群众流转土地和务工受益,其中贫困户53户人全部实现脱贫。

用工就业扶贫。按照“多一个贫困人口就业就多一份脱贫希望”的工作思路,许多民营企业在项目选择和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优先考虑贫困人口。如四川平昌海越农业有限公司在劳动用工和技术培训方面坚持“两优先一放宽”(贫困人口优先、流转土地优先,贫困户用工条件适当放宽)原则,照顾贫困弱势群体就业,园区建设平均每天可吸纳余人务工,建成投产后的日常管护需余人,其中吸纳当地80余个贫困人口就业,年人均务工收入至少1.5万元;平昌县君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吸纳当地15名贫困人口到园区餐饮、住宿等服务岗位就业,包吃包住,年人均纯收入1万余元。

技能培训扶贫。帮扶企业利用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引导贫困户更新观念,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脱贫本领。成都农舆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凤镇红宝村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基地,实践探索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无公害大米、鸭、羊等供不应求。流转村民土地余亩,修建田间耕作、园区道路12公里,建鱼塘20余亩,铺设田间灌溉管道10公里,投资农业产业项目万元,解决贫困村民30余人就业,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费和民工工资余万元。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发展茶叶产业、茶旅文化和乡村旅游为主,投入资金万元,建设有机茶园近0亩,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吸纳云台镇龙尾村贫困户51户、人长期参与有机茶园管护,培训贫困户有32人成为技术骨干,增强其“造血”功能,全部实现脱贫。平昌响滩商会依托自身产业,组织开展养殖、种植、建筑、电焊、水电安装等技能培训,时间1月左右,共培训余人,鼓励商会旗下的企业优先使用建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率90%以上。

爱心捐赠扶贫。平昌商会通过开展捐款捐物帮助弱小病残特困人员,重点解决就医、上学等燃眉之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行动中,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民营企业慷慨解囊,为平昌县30个贫困村捐赠现金70万元支持发展产业。四川明悦房产公司等10家民营企业为平昌留守儿童基金会捐赠物资价值万元。平昌县商会为贫困村募捐扶贫资金6万余元。四川大巴山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帮助7名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电子商务扶贫。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等形式,帮助贫困村民增加收益。泉河多又好集团公司在板庙镇大石村探索“众筹微超+电商+贫困户”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众筹,开办集电商体验、特产展示、乡村旅游、网络代销、小额信贷、手机充值等一体化便民微超,公司出资60%,建卡贫困户自愿参与,每股元,吸纳人实现年均8%的保底分红,巩固了贫困村脱贫成效。

党建结对扶贫。鼓励民营企业党组织与贫困村支部结对共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县工商联党组带领基层商会党员与驷马镇桃花村支部结对,组织全村40余名党员带领贫困户发展家禽、花椒、蔬菜等小微经济增收脱贫。四川平昌海越农业有限公司支部带领7名党员帮助7户贫困户流转土地、安排务工,人均年增收0余元,率先实现脱贫。

(平昌县委统战部供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