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www.txbyjgh.com/简介:民国时期的四川派系十分复杂,各大派系斗争简直就是一锅乱粥。从-年,这期间四川内部军阀混战高达多起,就没有消停的时候。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是极其烧钱的,四川军阀的军费怎么筹措?年期间,四川全省全年财政收入都不到万,如何维持万的军费开支?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看看四川军费的问题。
一:四川军费开支庞大的原因
1:派系斗争复杂
四川军阀主要分为:武备派(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国民党实业团(同盟会的一个小圈子)、速成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保定系(保定军官学校)、军官系(四川陆军军官学堂)。
这些系列的一些首脑,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拼命的拉拢自己的校友、团体成员,然后组成了一个派系,派系之间虽然也有纠纷,但是主要都是对外。我们以武备系为例,武备系的尹昌衡、胡景伊掌权之后,大力重用武备学堂学生,继而形成了一个派系。
武备系的重用必然会挤压其他派系的上升空间,因此其他派系也会聚拢起来,形成优势,对抗武备系。由于四川的派系众多,所以形成了长期的内斗,解决内斗的方法往往都是拉拢、消灭。意识形态分歧走到最后就是战争,各派系都想要成为四川的掌权派,因此爆发了长期的内战。
2:军阀不下死手
派系斗争衍生出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派系长期斗争?
战争是会死人的,既然意识形态不同,那么消灭异己不就行了吗?这又牵扯到四川军阀的特点了,四川军阀在内战的时候往往都不下死手。四川军阀内战,战胜方不会对战败方赶尽杀绝,每次战胜后必须做的三件事如下:
1:拜访战败者的家眷,并且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不会斩草除根;
2:给战败者打电报,下令停止追杀行为,不会驱逐战败者出川;
3:安抚战败者防区的百姓;
这种方法违背了“斩草除根”的道理,虽然减少了大量的流血伤亡,但是造成了长年混战不休的恶果。派系斗争、不斩草除根这两个因素是导致长期内斗的原因,从而衍生出连年征战的恶果。
3:连年征战的恶果
根据《四川防区时代财政税收》的记载:年的四川军费开支为万元……年的军费开支为万元……年的军费开支为万元……年的军费开支为万元。四川省的财政收入是多少?我们以年为例,当时全省全年财政总收入多万,军费开支在万以上,收不抵支。
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军阀为了维持财政不崩盘,只能加速掠夺民财或者强借民财。而四川军阀的军费主要来源:苛捐杂税、盐税、鸦片税。
二:四川军阀军费来源
1:苛捐杂税
《让子弹飞》电影中鹅城的税被收到90年以后。依我看,姜文还是缺少想象力,要知道四川的军阀一贯擅长提前收税,据说刘存厚把川北的税收到了年!这么魔幻现实主义的情景就发生在四川,而是不是个例,是普遍行为。四川南充的税被收到年、新繁县被收到年、灌县被收到年,成都被收到年、川北被收到年(川北的数据存疑,其他数据有县志、史书佐证)。
另外你们猜猜苛捐杂税有多少种?至少上百种。田赋、契税(交易税)、牙税(中介税)、牲畜屠宰税、货物统税(土特产税)、卷烟税、纸烟税、烟酒特别捐、禁烟税、粪税、鸦片过道税、鸦片种植税、鸦片印花税、鸦片抽成、烟苗税、护商税、懒税等等上百种苛捐杂税,最后老百姓不得不感叹: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粪都需要交税,你想象当时的苛捐杂税该有多少。(ps:军阀为了让老百姓种鸦片,对种植粮食、其他经济农作物征收重税,美其名曰“懒税”)
而且最奇葩的就是杨森。年,杨森战败后部队衣衫褴褛,然后直接在城门口看,哪个老百姓的衣服稍微好一点、长一点,上去就剪一半,然后用来缝补士兵的衣服。这事不仅反映了苛捐杂税的范围,同时也反映出四川百姓的穷苦,连个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2:鸦片税
值得一说的是鸦片税,四川的军阀围绕的鸦片做文章,那操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种植鸦片需要交税、不种植鸦片也要交税、吸食鸦片需要交税、贩卖鸦片也要交税、吸食完鸦片之后还要交禁言税、鸦片特比捐。只要和鸦片、烟带一点关系,都需要交税。刘湘、刘文辉都是只占领四川部分地区,饶是如此,他们的鸦片税每年收入都在万以上。
3:盐税
盐税就更吓人了,由于食盐是必需品,所以销量十分广。刘文辉占领了自贡盐场,在二刘大战(刘文辉、刘湘)时期对盐场征收税,按照30/来抽,获得了两千多万元。黔军袁祖铭曾经占领过四川部分地区,仅仅一年就靠盐税赚取千万元,部队从1个师扩充到6个师12个旅。
盐税、鸦片税、土地税是四川军阀军费的主要支柱,而苛捐杂税主要是看军阀的穷富,如果军阀穷,那苛捐杂税就多,比如杨森还抢老百姓衣服;如果军阀富,那就继续敛财,用于扩军或者攒着。是的,无论军阀穷不穷,都不会停止征收苛捐杂税,只不过相对会少一些,但从来不会停止。
三:四川军阀收取军费的后果
我在上面说过了,四川军阀不会下死手,连年征战的军费最终会转嫁给老百姓,军阀们反而有吃有喝有女人。长期的苛捐杂税使四川百姓十分贫困,连年征战又使四川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对四川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四川本可以更好,但可惜军阀混战错过了这一天赐良机。
繁重的赋税压垮了百姓,最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卖儿卖女、饿死人。
《四川农村经济》:“常有人引抱幼孩沿街求卖,其价值每一小孩至多五、六元,少者二、三元不等。晚间路上均有女孩遗弃,任人拾取。”巴中县“树皮草根业已吃尽,无以为生,饿死者到十分之三。现在数遍十家,即有八家无食,数遍百人,即有十人无穿…”巴县“易子而食者二十一家,自食其子女者十余家,饿死者约七万余人。”川北等地“盗食死尸之事,时有所闻,杀人卖肉,殆已成风。”
总有人吹四川军阀有君子之风,是啊,他们对待军阀有君子之风,可百姓哪?连年征战,军阀小老婆无数,百姓饿死也无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被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