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吃的上面也是如此。俄罗斯的大列巴,在哈尔滨成了这座城市的密码。只要哈尔滨人一出门,啤酒的味道飘散过来,这个时候哈尔滨的每一种能入酒的美味就都变成了“大列巴”的样子!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图/网络
很多人想到的是锅包肉、酸黄瓜,还会想到了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冰棍,但是这座冰雪之城——哈尔滨,才是所有人最终的答案。
大列巴才是哈尔滨最硬的美食图/网络
今天我们不说哈尔滨的锅包肉,也不说酸黄瓜和冰棍。大列巴,才是今天哈尔滨最硬的菜。大列巴最初只是作为平民们日常充饥的食物,但是经过多年文化的革新,在今天大列巴的声明却是可以和法国的法棍一较高下。回想起当时在“丘麦丘”买了一根芝士法棍,觉得这就是最好吃的烘焙,然后我遇到了大列巴,虽然什么都没说过,但是却再也没去买过法棍。
还在当打之年的法棍在哈尔滨也输给了列巴图/网络
如今的大列巴已经形成了能和法国法棍对标的饮食文化,网络上还曾盛行着一股“大列巴文学”的风潮,大列巴坚硬的外皮上带着酸味,有许多人开始是吃不惯的。一开始大列巴迎来最多的是调侃,能当盔甲,能当武器之类。甚至还有人说这东西放在家里能当凶器。但是谁又能保证,说这话的人是真的不喜欢大列巴还是太喜欢大列巴了呢?
用这玩意儿做武器,我想一定很够劲儿图/网络
没吃过大列巴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的味道真的是一绝!刚出炉的大列巴一点都不像我们买到的还那么硬,而且大列巴里面夹着奶油,就算只是回家用热气蒸一下,奶油在列巴里四散融开,那种香甜的味道也足够让人受不了。最后出来还可以抹上马林果酱,面香飘散的时候酸甜味儿也跟着出来,一口吃下去不仅松软而且韧劲儿十足,配上一杯热牛奶,哈尔滨人每一天都是虎虎生风的。
正宗的俄式大列巴,就是这样神奇图/网络
什么是大列巴?
大面包又叫大列巴,而列巴只是俄语里面面包的叫法,俄罗斯传来的叫法,在如今却是哈尔滨的一绝。大列巴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或长形,大的有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
圆形的大列巴又叫大面包,是最早的俄式大列巴图/网络
大列巴是哈尔滨特产。大列巴体现了中西文化的高度融合,“列巴”是俄罗斯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秋林大列巴面包。它的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净重有2公斤,它的蓬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所以一般从哈尔滨带这特产礼物送人可是礼重情义更重的。
俄式大列巴有点像我们当年小时候的老面包图/网络
,俄国人秋林开了一家秋林洋行哈尔滨分行,而这也是现在秋林食品厂的前身,也因此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也被顺利引入。面包、啤酒、红肠成了哈尔滨的城市名片。而现在哈尔滨还有一条街道被称为面包街,就是因为面包房受到大列巴的影响开设了太多家。
法国人的浪漫全部都体现在了面包里图/网络
当年哈尔滨的清晨总是会有马车把新鲜的点心和面包送到店铺和人们家里。所以哈尔滨人的早上不仅仅只有大饼和米饭,还有列巴。列巴不仅保存时间久而且便宜。哈尔滨甚至现在都有把面包叫作列巴的习惯。
后来添加了各种坚果果脯的列巴其实是新疆人干的图/网络
的式样很多,曾经最开始是圆形的,后来出现了长形、环形、菱形各式各样的列巴家族开始登陆。发展到现在的列巴更是有着绝佳的口味,里面放果脯的,坚果的香味一绝。但是最原始的大列巴始终难以被代替。的式样很多,曾经
刚烤制出来的大列巴,外表微焦,里面松软图/网络
风味也独特,是用木火烘烤而成,而非炭火。列巴的外壳焦脆,里面却十分的松软。最出彩的是列巴用啤酒花发酵,整个列巴中都有酒花的香气。面团经过充分完整的发酵之后,就成了这名震黑龙江第一大面包。
松软香醇的大列巴配牛奶,一个早上都元气满满图/网络
二十世纪中期秋林洋行被中国运营,改名秋林食品工厂,做列巴的人因此成为了中国难得的手艺人。据说当时他们有个好听的称呼叫作“列巴郎”。哈尔滨的老师傅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列巴房,闺女三生有幸嫁给列巴郎”。可见列巴郎在当时哈尔滨的炙手可热。
在这里做面包的“列巴郎”可是十分抢手图/网络
大列巴早在上个世纪,就已是哈尔滨人心中最不可替代的美食了。
我们经常听到或者买到的列巴其实是新疆的,新疆当时也是根据俄罗斯的活动得来的列巴,而且新疆人善于运用结合,将坚果和葡萄干放进列巴里,成功发明出了现在市面上销量最好的“果仁大列巴”。但是这种列巴却并不是真正的俄式列巴,差别较大。
新疆的果仁大列巴用料十足图/网络
:吃大列巴的可都是讲究人,俄国人吃要切片,用勺子在列巴上铺上果酱才吃的津津有味。也会配汤一起,想吃泡馍那样一点点掰进去,吃得特别香。现在哈尔滨的街道上,也都能看见买一大包列巴回家的人。有的人直接坐在街道的长椅上就开始吃了。而且吃列巴的时候再就一口红肠,或者有人在大排档里坐着直接吃大列巴就啤酒,那种异域风味好像一辈子都吃不够。:,俄国人吃,用勺子在列巴上才吃的津津有味。也了。而且
格瓦斯这种饮品在哈尔滨就像矿泉水一样常见图/网络
如果你不喝酒那就来一杯“格瓦斯”吧。我也是在超市的柜子里看到这种饮品的,但是却不知道这原来是哈尔滨的滋味。“大列巴”配上格瓦斯,独特的味道让你瞬间就能爱上哈尔滨的风情。
谁说格瓦斯就不是哈尔滨的浪漫图/网络
哈尔滨,格瓦斯几乎就像矿泉水一样常见。谁能想到这种饮料居然就是用大列巴为原料制作的浓。郁的麦芽香比酒醇厚,比饮料可口,而且冰爽的气泡让你整个人都兴奋得不得了。
俄式吃法是抹盐巴、黄油或者果酱图/网络、
在迎宾待客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吃法。而“列巴文学”中的代表文人就是我们的“萧红”了。萧红当年吃不起列巴,就只能攒着十个铜板买个黑列巴来吃。虽然生活窘迫,但是丝毫不影响文人骨子中的浪漫。萧红写到。萧红写到“黑面包中涂上白盐,自己先吃一口,然后再给萧军一口,这样两个人的味道就统一了,而列巴和白盐也成了他俩独有的浪漫”。这好像印证了那句“爱情和面包都会有的”。
罐焖菜把整个俄罗斯都装进了哈尔滨里图/网络
大列巴经常用于哈尔滨人招待外宾。一罐酸甜的罐焖菜,里面各种料丰盛的让人移不开眼睛。红肠烤制出来香味扑鼻而来,而这个时候锅包肉上来了,作为一道标志性的美食,却是有着哈尔滨人根据俄式口味的改良而成。
俄罗斯人也是最爱吃锅包肉的图/网络
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锅包肉”这道菜。由于是爆炒出锅,所以又叫“锅爆肉”。俄罗斯人中文口音中“爆”读作包,所以“锅爆肉”又叫成了“锅包肉”。东北的名菜就这样出现了。
哈尔滨人独有的浪漫其实在美食上就能展现图/网络
列巴在哈尔滨就像是佛跳墙和福州,胡辣汤和河南一样。大列巴不仅仅是美食,还是哈尔滨文化的代表,也是一张最独特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