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6/c5vhwtx.html老兵档案
姓名:王代禄
年龄:88岁
籍贯:巴中市巴州区
经历: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团卫生员。年6月,随部队从辽宁丹东渡鸭绿江入朝,经历过北汉江反击战、金城防御阻击战、上甘岭战役、元山东海岸防御战。在执行元山东海岸防御作战任务期间,他救了朝鲜百姓金大爷一家。
02:58
四川在线记者钟帆巴中观察施皓文摄影报道
“你那句话不是问路,是‘大妈,谢谢你’的意思。”10月21日晚,女儿临时学了句韩语,想要考考88岁的王代禄。不料,被老爷子一眼识破,逗得全家乐成一片。
王代禄翻看战友照片。
虽已过漫长的70年,因伤病身子骨欠佳的王代禄依然清晰记得在朝鲜战斗的点滴:入朝时乘坐的闷罐火车,新义州的一片焦土,被炸死、冻死的战友们以及他救下的朝鲜百姓金大爷一家……
家中后辈自小听王代禄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两个儿子和外孙也承袭父业从军,小儿子甚至从他那里学会了朝鲜歌曲。儿女们总惊叹年迈的父亲为何会有如此好的记忆力,却没注意到那是一名少年真正成长为战士的峥嵘岁月。
王代禄和家人。
替兄长被抓壮丁,是共产党拯救了我
王代禄出生于年的冬天,是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明月寺村王家湾一名铁匠的儿子。家中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
年春节过后,国民党的自卫队来村里抽壮丁,“本来去的是大哥,但他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为了安抚家人,父亲只好让我顶替他。”
那时的王代禄才还不到17岁,原本在父亲铁匠铺中帮忙。“个子还没枪高”的他,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受了不少欺负。“当时站在队列最后一排,有个叫朱大汉的教官,我喊口哨没喊对,冲过来就是一拳。”王代禄记得,那段时间非常难熬,一出错就会被打,浑身上下都是伤。
直到全国解放,他才得以解脱,“共产党解放巴中那天,也解放了我。”经过革命教育后,王代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不久,他便进入了巴中警卫营。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报效党和国家,王代禄主动报名入朝作战,“当时,巴中这边组成了一个多人的连队,徒步到达县,和那边的同志组成了援朝十九团。”后来,王代禄和战友们辗转绵阳、陕西宝鸡,最终到达黑龙江绥化,整训待命。
王代禄和老伴宋玉芳。
乘闷罐火车入朝,白日隐蔽夜间行军
在绥化训练数月后,年6月的一天,王代禄所在的部队接到入朝命令,即可开拔。
“我们坐的闷罐(火)车。”王代禄记得,当时的敌方军队在鸭绿江附近设置了岗哨,严查入境朝鲜的中国人。闷罐火车的车厢像一只巨大的铁罐,车厢里没有座位,也不几乎不敢使用照明设备,“大家被装成货物运过去的,咳嗽一声都不敢,生怕暴露。”
第二日黎明前夕,火车刚到达朝鲜新义州便停了下来,“听说前面的路被炸断了。”那时,天快亮了,拉开笨重的铁门,王代禄和战友们背上装备物资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焦土,“房子被炸毁完,没见到一个老百姓。”来不及思考,部队匆忙找了间破房子,将战士安顿下来。
“敌人的飞机像麻雀一样,每天都在空中侦察,一旦发现目标就疯狂扫射。”为了躲避敌人的搜索,王代禄所在的部队只能白日隐蔽晚上赶路,“首长要求不准说话,不准有火光,一旦有敌机立马趴下,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就这样,战士只能在夜间悄悄赶路,饿了就吃把炒面、喝口凉水。连日行军,终于在朝鲜黄海北道东部的谷山郡,王代禄所在的部队与大部队会和。此时,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团,王代禄成了团部救护所的一名卫生员。
入朝作战时,在团部当卫生员的王代禄(左二)。
在北汉江打响第一战,战友头顶棉裤渡河作战
战事吃紧,12军急赴前线。没过多久,王代禄就迎来了入朝后的第一场战斗。
那是在北汉江附近打响的一场反击战。“当时有个必经之路,需要穿越敌军的一道封锁线。”距离战场越近,危险也越来越近。尽管夜间行军,美国军队的飞机轰炸仍不停轰炸。
“我排在我们队列的第三个,突然一发炮弹落了下来,就排头5米的位置瞬间爆炸。”幸运的是,这发炮弹并没打中。王代禄双手撑地,抖落身上的尘土爬了起来,和战友们一路狂奔。直到他遇见一位挑着油桶的炊事员,“他一动不动,我说‘同志,你啷个还不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线,赶快走’,没吭声,原来他早就死了。”这一晚,王代禄只记得,还没到达战场,就死了好多人。
王代禄(右)和战友一起。
最终,到达阵地还必须趟过一条河,“当时,天气特别冷,河面已经封冻结冰。”王代禄记得,战友只能脱下棉裤,把枪支和棉裤顶在头顶渡河,“过去后,还不能马上行动,他们在雪地里趴了好几个小时。”
经过一夜的连续作战,团攻下三个山头,成功端掉了李承晚的一个师,取得最终胜利,但志愿军战士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些战友被活活冻死,冻伤的人不得不锯腿保命。”
上甘岭战役最惨烈,整营战友一夜就没了
年10月起,在上甘岭及附近区域,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空前激烈的阵地攻防。11月,上甘岭战役已处于决战决胜关键时刻。刚完成金城防御作战任务的第12军,奉命取消休整、紧急支援。
11月15日晚,王代禄所在的团乘车向五圣山开进,数十辆汽车将战士们送往第15军阵地后方梅桧里。长途奔波,王代禄晕车严重,“一路呕吐,差点把黄疸都给我吐出来。”下车时,王代禄和战友们完全来不及整休,眼见炮弹在部队前后爆炸,气氛紧张万分。
“在那个山头,第15军打得非常惨烈,伤亡很大。”11月17日晚,接替兄弟部队,团在.7高地北山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我们一营当天夜里上去,遭遇敌人三番五次进攻,一个营的人一夜就没了。”
当时,王代禄在团部指挥所,每天接到的伤员数以百计,“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困了就靠在墙边眯一下,伤员来了就开始抢救。”王代禄说,由于敌机频繁轰炸扫射,战场几乎没有前后方之分。记得有天早晨,刚吃过早饭的他去河边洗碗,“一蹲下,就听见‘嘟嘟嘟’的枪炮声,离得很近。”敌机的扫射持续了大约20分钟,王代禄才爬起来赶回指挥所,“我们最小的卫生员,还有20多位伤员,都牺牲了。”
惨烈的战斗持续了数日,团顽强坚守阵地,并对敌实施了多次反击和奇袭,打退敌人上百次进攻,歼敌数千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攻势,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
王代禄向儿子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
救下房东金大爷一家,难忘军民鱼水情
上甘岭战役后,团被派往朝鲜东海岸元山、高原地区执行防御作战任务,准备粉碎敌方的大规模登陆作战。
当时,王代禄随团里的警卫连,来到江原道的元山地区,分散驻扎在一个村庄。他借住在当地百姓金大爷家中,“金大爷大约五、六十岁,家中有他的老伴和女儿,女婿在前线作战。”
为了防御作战,王代禄和战友们每天都得上山挖坑道。年3月7日,坑道作业进行到10点左右,4架敌机突然从山顶飞过,在部队驻扎的村庄上空侦察后,疯狂轰炸扫射。硝烟、尘土很快弥漫了整个村庄,战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轰炸停止后,王代禄拿起药包和救护材料就往山下跑。村庄被炸得面目全非,他在废墟中挨家挨户寻找伤员,“有两个村民被炸死了,8个人被炸伤。”伤员中就有房东金大爷和他的女儿,“金大爷右手掌被击穿,他的女儿左腿被炸伤,流血不止。”
在王代禄的精心治疗下,金大爷和女儿恢复了健康。为了感激王代禄,金大爷的老伴和女儿带着苹果和鸡蛋前来探望,“部队纪律严明,我们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劝回去。”
至今,王代禄仍记得他随部队离朝回国时,夹道相送的人群中,金大爷全家向他挥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