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经筋与以筋治筋《灵枢.经筋》全面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分布及其症候。古人在医疗实践中观察到人体的筋肉等组织是互相联系的,当其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抽痛、转筋等现象,往往与十二经脉分布的路线相一致。十二经筋,是指为十二经脉所联系的筋肉系统。“筋”,就是现在所称的“肌肉”,旧称“筋肉";其附着于骨的部分则称“腱”。经筋,就是筋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这是古人对经络系统与筋肉等关系的具体论述。由于经筋是由筋肉组成,主要对关节屈伸和肢体运动起作用,因此其表现的症候,主要表现在运动方面。(一)经筋病常见症候经筋所表现出的症候,多属筋肉组织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经筋病,多见于以下诸方面的疾患。1.肌肉、关节疾患因经筋结于关节,联于肌肉,故各类经筋疾患最为常见。临床特点是各经筋所过处转筋疼痛、屈伸不利俯仰维艰等。例如足太阳主筋、与颈背腰腿肌肉关节关系密切,又如灵枢.经筋》提到手阳明经筋病候:“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表现出手阳明经脉本身循行所过部位的筋肉病症。此可针三间(大肠经)及重子(表里肺经)甚效。2.神经系统疾患(1)口眼歪斜。(2)痫瘐及痉:这是-组症状,常见于“惊风”--类病变。3.内脏疾患包含息贲及伏梁。4.经筋病的辨证要点(1)转筋痛:即经筋转动而痛。(2)局部牵引痛:见于四肢关节、阴器、脐、胸等部牵引痛,古称“纽痛",经筋局部痉挛拘急所致。(3)功能障碍:表现为目不能开合(足少阳、足阳明经筋病),可针水曲、门金或三叉三穴;舌卷(手少阳经筋病)、阳痿不举(手少阳、足厥阴经筋病),可针大敦穴;肩不能举颈部强直左右不可转动(手阳明经筋病),可针条口透承山,等等。总之,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劳损、肌肉风湿痛以及运动神经疾病所引起的肌肉痉挛或瘫痪,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周围性面神经炎、脊髓压迫症(脊柱炎症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急性脊髓炎等,以及脑部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等,都属于经筋病的范畴。5.关于筋急症及筋纵证《灵枢.经筋》曰:“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说明经筋的病理变化总不外筋急与筋纵两个方面。(1)筋急证:主要表现为肌筋疼痛及运动障碍。凡人体筋肉组织发生病变,以疼痛及运动障碍为主症者,皆可辨为筋急证。多以肌筋的疼痛肿胀、扭转、拘挛引掣强直及关节活动不利等为表现症状。从针灸临床看,筋急证涉及的病种可谓非常广泛,如腱鞘炎、网球肘、落枕、肩周炎、肋间神经痛、腰肌劳损、脊间韧带损伤、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腓肠肌痉挛及腕踝关节扭伤等。今天来说就是不松则痛。
(2)筋纵证:筋纵主要表现为肌筋松弛乏力不收、痿废不用等。《灵枢.经筋》所论十二经筋病候大多是有关筋急者,仅在足阳明、足厥阴经筋病候中对筋纵有所论及。其临床特点为:①肌筋弛纵不收:筋纵虽然有眼睑下垂(可针门金)、口角歪斜(可泻火主或太冲)、阳痿(可针大敦)、肢体瘫痪等多种临床表现,但总以肌筋松弛纵缓、乏力不收为其主要的病理特征。②肢体痿废不用:如足不能步、掌不能握、指不能摄等。临床所见眼睑下垂、面部弛缓性瘫痪阳痿、各种周围神经损伤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四肢对称性软瘫),以及小儿麻痹后遗症(肢体不对称无规则的弛缓性瘫痪)、偏瘫(-倒上下肢偏废不用软瘫无力)、截瘫(两下肢弛缓性瘫痪)等症中肢体呈他缓性瘫痪者,均属于“筋纵”范畴。6.筋结在筋骨连结的地方,常因气血阻滞,而产生结节,有定的硬度,类似软骨,这就是所谓的筋结。例如“扳机指”就常会在该指节后的手掌上摸到一个硬结,这就是筋结。(二)经筋病的治疗特点经筋病的治疗,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筋治筋经筋病的治疗特点,一般人多“以痛为输",即在患部或压痛处取穴针灸。《素问.调经论》指出:“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因此,治疗筋病除了局部选穴外,还可按经络循行选用适当的远道穴,或采用体应针法之以筋治筋,效果较好。关于针刺方法,可用《灵枢.官针》五刺中的“关刺”法(即刺关节附近的肌腱):“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即刺在筋上,如刺入正筋、正宗穴便是;另十二刺中有“恢刺”,《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即是刺在筋旁,如尺泽穴位于大筋旁,贴筋刺人尺泽穴(曲陵穴),可治全身拘急挛缩的病变,治疗五十肩之肩臂强硬不举,治疗手掌挛缩不伸,都甚为有效,治半身不遂也极为常用。2.巨刺为要因经脉有交叉现象,经筋有“维筋相交”,我们根据此理论,应用巨刺法,针刺左右交叉健侧相应的腧穴,治疗患侧痛,取得明显疗效。针刺时令患者行动气针法,做动态疼痛的动作,维持最疼痛的姿势,寻找其痛点,加一该经腧穴作牵引,效果更佳。3.补水润木法补水润木法,又称“滋水益阴”,这是《灵枢.经筋》治疗足厥阴肝筋病的方法。因肝主筋属木,如水气旺则木亦旺,若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则易致经筋病,当按“虚则补其母"的治则,补水以益厥阴之气。故治疗上多采肝肾并治,或取属水、木的穴位。此法既常用于针治,亦常用于药治。例如,治疗内伤阴精的阳痿,针足少阴肾经(属水润木)合穴阴谷(属水润木)配合肝经(属木应筋)大敦(井穴属木应筋)治之。《伤寒论》治疗“脚挛急”,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以益阴血,濡养筋脉治疗抽筋、痉挛、疼痛等病变,疗效极好,亦属于此法。4.筋急证及筋纵证的治疗(1)筋急证:治疗原则:舒筋缓急。①以痛为输;②治在燔针劫刺;③运用《灵枢.官针》的恢刺、合谷刺、关刺等法;④针阳陵泉穴。这些针法均详见经筋病的治疗。(2)筋纵证:针灸治疗原则:①病变局部腧穴(对侧即健侧取穴甚佳);②阳明经穴;③阳陵泉、太冲穴。这些针法均详见经筋病的治疗。5.筋结的治疗治疗此症,除针刺奇穴五虎穴外,加刺该指的井穴,点刺出血少许,可加快疗程。若能嘱咐病者时常按摩该指之筋结,就会好得更快。三、“肌肉"及“筋"的区别与应用意义中医学将驱体的结构分为皮肉、脉筋、骨五种类别,合称“五体”,并且与肺牌、心、肝、肾五脏相对应,即肺主皮、脾主肌肉、心主脉.肝主筋、肾主骨。北中除了“脉”的位置有深有浅之外,皮肉、筋骨是按由浅到深排列,皮肤之下就是“肌肉”,再下是“筋”,最深是骨。“筋”与“肉”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常把它们连在一起,统称为“筋肉”,但是“筋肉”不等于经筋。古人所说的“肌肉"和“筋”的概念,与现今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须作些分析区辨。1.筋是能产生力气的肉。“筋”,《说文》解释为“肉之力也”,说明“筋”是肉中之力,因此从肉从力又从竹。对“肌”的解释是“肉也”,竹是植物中最坚韧的,故用作比拟,另外竹也是一节一节的。筋,可以指整条肌肉,条状的肌肉可以称作为筋,而不只是指肌腱。《说文解字》说:“腱,筋之本也。”意指筋肉的根部附着于骨的部分为腱;《灵枢.官针》所说的“尽筋”即指此。筋包括腱而不等于腱。肘臂用力则火腑海、手五金、手千金穴皆呈条状,因此可治疗筋病。又如正筋、正宗等穴亦是条状的肉,是筋,能治筋病。2.肌是皮下脂肪,筋反而指肌肉3.肌肤紧密相接,肌肉常与皮肤并提互用。4.分肉属筋是指有分理的肉。5.筋是指特别隆起的肉。胭(音“窘")肉,就是指特别隆起的大肉,也就是块状的肌肉,如承山穴、肩中穴等。《灵枢.邪客》说:“地有聚邑,人有胸肉。”可知“胭”是以肉的聚集隆起为特点(“胭”字半边从“困”,即指囤聚稻禾的圆仓)。王冰《素问》注说:“胭,肉之标...谓肘膝后肉如块者。”即如三角肌、三头肌、腓肠肌等块状肉都可称之。火府海穴在锐肉之端,在特别隆起的肉上,因此能以筋治筋。6.块状及条状的肉也属筋。再从症候来区分肉与筋病:肌肉、筋肉、分肉、胭肉的区分已如前述。一般从外形来看多将分肉和胭肉属于“肌”,但从作用(有力)来分析则应属于“筋”,这就为“脾主肌肉”与“肝主筋”做了基本的定义。最重要的是还必须从症候来分析,凡是痉挛、抽搐、拘急、震颤等症都属“肝主筋”的范畴;而虚浮、肿胀、消瘦、饮食不为肌肤等症则属“脾主肌肉”的范畴。结合上述描述,从筋看穴位之定位,如臂儒在“胭肉端”,即指三角肌下端:承山在“騰肠下分肉间”,即指腓肠肌腹肌下的凹陷处;火腑海、手五金、足五金皆在分肉之上,皆与筋有关。根据体应针法思路,筋含分肉,手五金、火腑海、足五金、承山等皆在筋处,皆治抽筋之病,皆能治疗痉挛性病痛。在十二经筋中,将全身之筋分属于手足六经,并与疾病治疗相联系,这是关于筋的集中论述,对于临床发挥以筋治筋有启发意义。(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