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党史middot守初心巴中革命 [复制链接]

1#

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年川陕省委在巴中设巴中特别市,年7月成立巴中地区,年6月撤地设市。年1月,从巴中市巴州区划出24个乡镇设立巴中市恩阳区。至此,全市辖南江、通江、平昌三县,巴州、恩阳两区和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国共产*成立百年以来,在巴中这块土地上拼搏奋斗的巴中人,在各个历史时期,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巴中的重大贡献和地位作用

(一)重大贡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巴中作为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和首府所在地,是红四方面军最早解放的区域,反“三路围攻”的大小战斗,反“六路围攻”西线战场主要战斗均发生在巴中市境内;川陕苏区覆盖巴中市全境,整个川陕苏区约4.2万平方公里,巴中市1.2万平方公里,建有13个县级政权组织;巴中每10人就有1人参加红军,每30人就有1人牺牲,共有12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牺牲约4万人;为红军提供军粮约3亿斤;投入运输约万人次。年12月到年3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均驻巴中市内;纪念川陕苏区历史最权威、最集中的机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在巴中市内;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唯一一个红军为牺牲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也在巴中市内。

(二)历史地位。以巴中为核心区域的川陕苏区是中国苏区的第二大区域和至关重要的区域,毛泽东同志曾经给予过很高的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以巴中为核心区域的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模范区域。川陕苏区对其他苏区的创建和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苏维埃政权建设方面,建立“十家代表”,这在苏维埃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上,独树一帜。在禁绝鸦片方面,各级苏维埃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关闭和没收了根据地的烟馆和烟灯,是当时中国唯一真正禁除了烟毒的模范地区。在妇女解放方面,有许多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政策措施,有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组织,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正规的女红军队伍。

以巴中为核心区域的川陕苏区是将土地革命向广袤西部拓展的桥梁。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川陕边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在客观上为革命重心的西移奠定了线路选择的重要基础,将中国共产*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由东南引到了西北。这对于“星星之火”燎遍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以巴中为核心区域的川陕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战略支撑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直接支援和配合了中央红军的伟大长征。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红四方面军和苏区人民筹集了大量的御寒物资和粮食、食盐等,两军会师以后,这些物资让中央红军得到很好的补充。同时,8万多红四方面军将士、两万多地方随军干部的加入,也壮大了革命力量,为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巴中为核心区域的川陕苏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育了众多经世良才。巴中这块红色土地,孕育了共和国名将军或省部级干部,其中巴中本土走出了将军27名。他们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有些成为了*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恩阳土改经验在全国推广

(一)恩阳土改创造的典型经验。年1月,中共川北区委抽调2余人组成土改工作团,到恩阳区公所的16个乡开展土地改革试点工作。恩阳区的土地改革历经70天,没收地主土地及征收富农多余土地共计亩,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试点结束时,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在恩阳区主持召开土改工作团、队、组长会议,总结出四条宝贵经验:一是按照《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始终贯彻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打击地主。二是坚持了群众路线的方针,以政策宣传发动群众,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和健全农会,组织群众自己起来打倒地主封建势力,自己起来同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尖锐斗争。三是步骤分明。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摸清情况,划分阶级成份;斗争地主,没收其五大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房屋;将没收、征收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颁发土地证,分配胜利果实;整顿、健全、加强农村政权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四是加强了*的领导。区成立了工作团,乡建有工作队,村设立工作组,配备了强有力的团、队、组长,对全体工作队员,执行铁的纪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运动健康发展。

(二)恩阳土改经验在全国推广。年7月下旬,中央土改参观团来到川北,胡耀邦率领参观团,参观了恩阳区土改后的农村农民情况。参观团对恩阳区土改的做法、土改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作了很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恩阳区通过土地改革,真正打倒了农村封建势力,真正挖掉了千年穷根、栽上了富根,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来,恩阳区土地改革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三、三年困难时期巴粮外调驰援京津沪辽的重大贡献

(一)巴粮外调的时代背景。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年至年全国范围内粮食严重短缺,尤其是京津沪辽等人口稠密和工业地区,粮食供应紧张,新中国面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年,中央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把一切能够调动的粮食尽快调出,解决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辽宁等重工业省的粮食供应问题。

(二)巴粮外调的经过。当时,巴中和全国一样,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对农民的粮食征购已经处于一种高额的状态。但从年开始,巴中各县在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完成粮食调出任务,农民群众减少自身口粮,粮食征购比例由年前的30%左右,提高到年的48.9%,年的46.2%,年的38.8%。

年,商业部副部长曾传六到通江督战时说:“通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这次我受周总理委托,来看望川陕根据地的人民,希望老根据地的人民和基层干部发扬革命传统,积极完成调粮任务。”通江县组织木船日夜兼程赶运,年调出粮食万斤,年调出万斤。平昌县在年到年间,将散储在10个区、47个公社、处民间储粮转运至交通沿线,共调出粮食2.89亿斤。南江县在年至年间,共调出粮食万斤,调出油料万斤。巴中县从各粮站运出了3亿多斤。巴中各县群众在自己吃不饱的情况下,响应*的号召,巴粮外运,支援京津沪辽,整个通南巴平四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调出粮食近10亿斤。

(三)巴粮外调的重大作用。巴中不少人以红薯叶子、野菜和米糠充饥,严重营养不良,但仍从国家大局出发,再次发扬当年支持红军的精神,调出粮食,为国家渡过困难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驷马经验”的重要作用

(一)“驷马经验”的形成与内涵。年冬,平昌县委派出以县委组织部部长李景碧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驷马公社。年县委工作组撤离时,李景碧主动申请辞去县委组织部部长职务,担任驷马公社*委书记,提出了年在农业战线上“攻克三八高地”的奋斗目标,即粮食亩产斤,皮棉亩产80斤,生猪年底圈存0头。为了“攻克三八高地”,驷马公社*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每年对*员进行两次集训,每季度上一次*课,每月一次*委会,每十天一次*小组组织生活会,以此调动*员的积极性。在发动群众方面,每月开展一次“队日活动”,公布收支账目和社员投肥投劳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兑现奖惩。同时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了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进一步放开政策,推行生产责任制。实行“四定”“三到”“一逗硬”(定生产作业组,定工分,定产量,定奖惩;落实责任到地,核算工分到田,投肥任务到人;逗硬评工记分)。实行科学种田。公社、生产队办起农民科技学校,每10天集中学习1天,请农业局、科委驻点干部和本地“土专家”讲课,推广农业科技。公社成立农科队,各大队设“卫星队”(科研组),每个生产队都专设科研人员,改老式耕作为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年,全公社补修塘库68口,整修拦山堰多条,新建小水电站1座,新建机械提灌站2处,初步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斤,棉花平均亩产80.2斤,生猪年底圈存达到头,攻占了“三八高地”。此后,公社*委继续带领人民战天斗地,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二)“驷马经验”的推广及作用。年,达县地委书记李香山到驷马核实产量、总结经验后,立即向省委作了书面汇报。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要求认真学习驷马和严龙(乐山严龙公社)的经验,同时指示成都幻灯电影制片厂制作《巴山驷马红旗飘》,在整个西南地区发行,宣传驷马经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单位均派记者来驷马采访。年3月初,省委正式向全省发出“学严龙,赶驷马”的号召,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严龙、赶驷马”的热潮。年,四川省委将驷马的先进事迹及成功经验报送*中央。驷马的事迹在首都农业展览馆展厅展出,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谭震林等*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驷马经验走出平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对农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五、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巴中经验的重要影响

(一)巴中经验的形成。年,巴中地区成立,地委、行署抓住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有利时机,确定了“狠抓基础、快上工业、活跃商贸、开发旅游”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迈大步”的奋斗目标。

地委、行署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民投工为主体,以国家投入为引导,以信贷投入为补充,掀起了以省道公路改造和县乡标美路建设的两轮交通大会战,%的乡和78%的村通了公路;市、县、区、乡(镇)和34.8%的村实现电话国际直拨;狠抓以治水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年至年的6年间,共兴建微水工程25.4万处,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狠抓以池园经济为特色的文明新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运结合”的池园经济为特色的越温脱贫之路。狠抓以科技流通为重点的专业大户建设,大力搞好科技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科技人员与专业大户相结合。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按照村“五好”、乡镇“六好”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到年末,全区提前一年完成解决温饱的历史性任务,开始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

(二)巴中经验走向全国。年9月6日至8日,在巴中召开的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谢世杰充分肯定了巴中扶贫攻坚成就,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谢世杰将“巴中经验”概括为“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年,“巴中经验”正式写入了《中共四川省委工作要点》《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年6月30日至7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巴中印象”系列报道三篇,系统全面介绍了巴中建区五年来,在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新华社》《每日电讯》《工作情况交流》、中央电视台等全国知名主流媒体对“巴中经验”作了密集而深入的报道。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派员到巴中调研,一致称赞“巴中经验”。“巴中经验”从四川走向全国。

年2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谢世杰等同志撰写的《四川广元、巴中的扶贫开发的情况》上批示:“四川巴中地区扶贫攻坚的成就说明,只要找准路子,真抓实干,就能改变面貌。巴中的经验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巴中精神,对全国扶贫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至此,由“巴中经验”提炼而成的巴中精神走向全国。年3月,温家宝在巴中调查研究时,对巴中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巴中确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典型,巴中所创造的经验对于全国扶贫攻坚具有普遍意义。温家宝指出:巴中经验最根本的有三条,第一是艰苦奋斗;第二是从实际出发,闯出一条发展的路子;第三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巴中创造的“巴中经验”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

(三)巴中经验的贡献。年,巴中共举办4期全国性的培训班,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个地市州个贫困县的*政领导和扶贫开发办领导等人来巴中培训。参训人员把巴中经验带回各自辖区、各自岗位,指导各自的工作。巴中创造的“巴中经验”不仅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

六、新时代巴中脱贫攻坚经验的地位作用

(一)巴中脱贫攻坚的做法成效。*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奋力推进。截至年,全市所有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年、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市”,年全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摘帽贫困县、五个一帮扶工作、东西部协作均获得全省“好”的等次。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建立责任体系。建立“市级主导、县(区)主体、部门主帮、乡(镇)主责、村社主抓”责任体系,配齐配强市、县(区)、乡(镇)和村社脱贫攻坚力量,均成立*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组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把责任压力传导到最前沿。建立帮扶制度。选派名第一书记、组建多个驻村工作队,抽派名巡回帮扶骨干、组织6.29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形成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的帮扶体系,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双向全覆盖”。发展特色产业。点面结合发展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农业产业万亩,培育贫困村农业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家,扶贫“”平台全市共入驻99家个商品,家经营主体的余个产品获得“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授权。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6.91万人次,33个扶贫车间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次,每年帮助12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实施易地搬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37万户,改造危旧房8.38万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建成中心村个、聚居点个、扶贫新村个。发展社会事业。新改(扩)建卫生医疗机构个,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所,新建(改造)校舍万余平方米。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全部达标。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元。

(二)巴中脱贫攻坚经验对全省全国的指导意义。八年来,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在巴中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和现场会10余次,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跟踪报道巴中脱贫攻坚2万多篇次。点面结合“1+6”连片扶贫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入选全国扶贫典型案例,易地扶贫搬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建档立卡“十步工作法”等经验得到四川省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五建五评五比”建设“四好村”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专刊印发,“借羊还羊”扶贫案例入选全球优秀减贫案例,《巴中“金融+”助力精准脱贫》载入《中国扶贫开发报告()》蓝皮书。集中反映巴中决战贫困、冲刺小康的专题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第六集《决胜贫困》和《巴中:最后的战役》相继在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播出。巴中发展新面貌、奋斗新精神、脱贫新成效也随着这些报道广泛传播,成为激励巴中人民向着更加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纵观中国共产*成立以来的巴中百年历史,*领导巴中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了典型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与经验,为共和国的建立和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滋养;这些探索与实践,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执政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与贡献,成为共和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END-

◆巴中这些集体和个人拟获全市脱贫攻坚奖励

◆6月25日起,巴中这些列车停运、增开!

◆考生福利!准考证千万别扔,巴中光雾山邀你免费耍!

来源

中共巴中市委*史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