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湾区巴中商会联合发表新年献词 [复制链接]

1#

近日,年脱贫攻坚

“四川好人榜”名单揭晓

巴中有三人上榜

他们分别被评为

“脱贫奋进”四川好人

“扶贫担当”四川好人

“爱心助贫”四川好人

咱们来看看

他们的事迹吧~

丁杰的事迹

创业谋脱贫先富带后富

丁杰,男,汉族,群众,年4月生,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余家湾村村民,家庭人口6人。由于家庭人口较多,上有70多岁的父母,常年多病,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子女。一年下来光读书和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就高达上万元,两个年迈体弱多病的父母,一年医药费和各种开销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家属常年在家照顾两个体弱多病的父母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的收入全靠丁杰在外务工补贴家中的一切开支。由于前几年在外务工不景气,可以说一年务工所得的钱对家中是捉襟见肘。正当为家中的一切所事犯愁,甚至感到绝望时,年下半年,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家乡落地开花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写了一份贫困户申请书,通过了各级组织的审核,成为了精准贫困户,由于本人年轻且能吃苦,村委会根据他家庭情况和个人实际,给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帮扶干部庚即与在外务工的贫困户丁杰沟通联系后,他经过反复思考,毅然作出决定递交辞工申请,选择回乡自主创业。对于别人来说回到地方后到底干什么一般心里都没什么底,但他不一样,他爱看新闻特别是新闻联播和财经报道,他心里明白,年要全面达到小康社会,随着国家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已经提出发展大生态产业和农业产业,借助这个东风发展养蜂。蜂蜜是绿色产品本身具有养颜、保健、益智、润肠等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的特点,必将大有作为,加之他以前在外学过养蜂技术,他就干起了养蜂专业。

丁杰经营自己的养兔场

丁杰经营自己的养兔场

认真学习迈过技术难关

“养蜂要蜂蜜好,第一步就是要选好蜂种”丁杰说。他回乡发展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他的幼蜂都是从养蜂基地引进的优质蜂。尤其是中蜂这种品种,繁衍快,采粉多,蜂蜜多汁,纯度高,口感极佳,是他主力发展的品种。丁杰虽然有着二年的养蜂经验,但第一次回家乡养蜂,还是遇到了挫折。幼蜂买回安置好后没多久,他发现养蜂园一些蜂有时无缘无故就一头栽下死去,难道是什么病情我没有预防到,这样一旦控制不好,对养蜂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发现这个情况后的第一时间,他与养蜂基地取得联系。还买了一些有关养蜂的书籍,并长期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致富经”栏目。每天晚上回到家中,他不顾一天的劳累,总是要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和看电视,这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他每次学习总会把觉得有用的用笔记本记下来,一有空时再翻翻。如今在他的电视机旁的书桌上依然放着一本厚厚的记载的资料。他也知道光有养殖技术还不行,还要掌握市场信息。为了获得更多的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在还在养蜂基地的养蜂大户帮助和指导下,他渐渐明白,并不是什么病情,而是蜜蜂受温度的影响,被冻死了。他及时的采取了相应的保暖措施进行处理。但即使如此,此次也让他损失不小。经此一役后,他觉得自己还应该加强养蜂的技术学习。此后,他不仅购买了养蜂技术方面的书籍,而且还经常与基地养蜂技术人员交流经验,增长见识。在他的努力钻研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越发纯熟。养蜂的后期管护中再也没有发生过因气候原因而冻死蜜蜂的情况。他也初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养蜂,制蜂蜜

政府鼓励增添发展信心

在这收获的季节,他养蜂迎来了收获季,丁杰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看着由开始的50箱慢慢壮大到现在的80箱,产蜂蜜余斤,按市场价每斤元计算,能够达到5万余元的产值,他感到十分欣慰。”丁杰说,马上这80箱除5箱的风险外又能分70箱蜂出来。正在资金枯竭时,扶贫小额贷款正雪中送炭,给他5万元贷款,解决燃眉之急。

洪口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丁杰的养蜂园采用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将得到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除了政策支持外,我镇也将助力为其打开销售渠道,比如在全体镇干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