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风景与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焕发出斑斓的色彩。巴中有“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的美誉,红色遗址、遗迹随处可见。这里还有旖旎的山水风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今日聚焦巴中法院,了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司法保障。
巴中是革命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是历史上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原是川陕苏区时期红四方面军的训词。如今,这十六字训词被确定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表述语,被多万巴中儿女接力守护、传承弘扬。巴中法院也将“红军精神”融入到司法实践中,以政治忠诚、使命担当守护着这片红色土地,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执行亮剑真金白银护民生
“大家对法院执行工作有啥建议意见,可以向我们提。”6月2日,在通江县一起强制腾退案件现场,多了3名“执行观察员”,他们不仅深耕巴中传媒工作多年,更是巴中两级法院执行局与群众之间的“传声筒”,围观群众正在跟他们现场互动。聘任“执行观察员”是巴中中院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举措,目的是让巴中两级法院执行工作更阳光、更透明,让更多群众的声音通过更多渠道汇聚到巴中中院执行局,从而让执行工作更精准地向人民群众满意这个点上靠拢。
“生效法律文书通过法院执行兑现,被称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执行工作质效和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法治建设整体水平。”巴中中院执行局副局长何岳说,为切实提升“执行到位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巴中法院打造“猎狐行动”示范品牌,围绕涉民生案件、涉民营企业案件、涉金融案件、涉党政机关案件等,部署“司法拜年、小满突击、秋分亮剑、冬至破冰”四个专项行动,采取“凌晨猎赖”“跨省拘传”等方式,全力打击“老赖”。今年以来,巴中两级法院共执结案件件,执行到位13.51亿元。
今年5月16日,巴中两级法院启动“猎狐行动小满突击”小标的案件强制执行专项行动,针对全市法院3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用活用足罚款、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集中攻坚,精准发力,倒逼失信被执行人强制履行到位。专项行动启动当天,申请执行人谢某某来到巴中中院,将一面“持正义秉公执法为民工讨薪维权”锦旗送到执行法官手中说道:“谢谢法官,帮我拿回来3万多元的血汗钱。”
执行监督员监督执行案件
植桐引凤从“营商”到“宜商”
巴中地处南北分界线上,是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是成渝城市群、关天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联结地,是北向出川出渝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通道。巴中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商贸物流发达,营商环境优良。
有良桐则凤栖,有强市则商兴,巴中法院深谙此理。巴中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曾学原告诉记者:“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滋养企业发展的沃土,巴中革命老区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巴中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公司)系市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在一起合同纠纷中,温氏公司的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因合作方程某华违背合同约定,私自出售生猪获利,被判向温氏公司赔偿损失和违约金。此案的判决依法保护了招商引资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也对违背契约精神,扰乱市场行情的养殖户起到了震慑作用,彰显了法律权威。据了解,今年1至6月,巴中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件,审结件。
不断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巴中法院进行了哪些积极探索?据介绍,紧盯巴中“全省最优、全国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巴中法院开展了“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专项审判活动,出台《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同时,巴中法院还以开展“百名法官护航企业”专项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法企共建”机制,搭建“法企沟通”平台。据统计,今年以来,巴中法院组织了名法官“一对一”与市、县(区)重点企业联络,深入企业“问需求”次,引导企业梳理、排除经营风险,为抓项目促投资贡献法院力量。
通江法院挂牌成立驻村法官工作室
诉源治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这是我们大梁城村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从此,全村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民商事等纠纷。”今年3月,在通江县沙溪镇大梁村驻村法官工作室揭牌仪式上,大梁村村支书感叹道。
和这名村支书有着类似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近年来,巴中法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立驻村法官工作室,吸纳部分镇村干部、基层网格员、五老乡贤成为驻村法官工作室成员,实现驻村法官与人民调解员、基层网格员的协调联动、优势互补。驻村法官工作室通过“周联系、月驻站、季排查”工作机制与驻地党委政府、村“两委”共同开展纠纷排查、联合化解等工作,推动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
为着力提升参与诉源治理的深度、延伸诉讼服务的广度,巴中法院还在全市10家律所、23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设置便民诉讼服务站(点),构建起“6个诉讼服务大厅+33个挂牌诉讼服务站(点)+43个派出法庭诉讼服务分中心”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从这里进趟城到法院立案交材料非常不方便,服务站的同志不仅帮我在网上立了案,还把诉讼材料代收了,为我省了不少事。”通江县泥溪镇的张某在诉讼服务站点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快速完成了网上立案,非常满意。
为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巴中法院构建起非诉分流、调解分流、速裁分流的三级分流过滤机制,并打造了“易芳进心理调解室”“刘瑾工作室”“晓红工作室”“熊法官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品牌,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推动了法治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有机结合。
巴中中院集约送达中心
集约送达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集约送达,是巴中法院践行司法为民,致力于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闪光点。
5月25日,巴中中院收到上诉人闫某某诉被上诉人夏某某合同纠纷一案,法院上午调解结案,下午书记员将调解书推送给送达组,送达组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采取电子送达的方式送达了法律文书,离该案结案仅仅过去3个小时。书记员表示,在当今手机不离身的时代,电子送达已成为最方便快捷的送达方式,也是当事人能够接受且乐意接受的一种送达方式,真正达到了既提高法院送达效率,又方便当事人诉讼的效果。
为破解送达“找人难”“管控难”“共享难”等难题,巴中法院探索电子送达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民事案件“递进式送达”新模式,推出的法院“闪送”服务,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据统计,集约送达中心运行一年以来,巴中法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了21天,集约送达中心共完成送达案件件人次,庭前文书送达成功率%,结案文书送达成功率89%,电子送达适用率达到90%以上,最短送达成功时间仅为3分钟。
8月25日,巴中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巴中市人民检察院诉向某某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
司法护航描绘诗意山水画
巴中现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季青山绿水,常年蓝天白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全力构筑巴中生态安全屏障,一直是巴中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护航绿色巴中发展已成为法院工作的重要任务。
去年8月25日,在向某某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巴中中院、巴中市检察院“两长”同庭履职。向某某因在禁捕期间电鱼,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环境,被判决增殖放流各类鱼苗共5.2万尾,并在市级官方媒体平台上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还需承担该案损失评估费元。据了解,这是公益诉讼全面实施以来,巴中市首例由“两长”同庭履职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市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案件。当日庭审后,在检察机关、市水产渔政局的共同监督下,向某某在巴中市恩阳区泸溪河现场放流2.5万尾鱼苗。年12月25日,向某某增殖放流2.7万尾鱼苗。
这只是巴中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隅。司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巴中法院集中开展了“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涉耕地保护案件”专项审判活动,依法严惩肖某、李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杨某、张某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守护巴中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今年1至6月,巴中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63件,审结53件。
如今,巴中两级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依法从严从快打击环境相关犯罪,加强生态修复,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巴中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切实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原标题:《赓续老区红色血脉建设绿色法治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