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丽水印记 [复制链接]

1#
治愈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75991.html

从瓯江之畔,到巴蜀腹地,从来没有这样一条路,让两地人民走得如此亲、如此近。

年,在新一轮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中,丽水与巴中、广元结对,一条跨越千里的扶贫路在三市十二个县(市、区)之间凌空架起。三地党委政府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深厚的兄弟感情、务实的合作精神,持续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区域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共同谱写了携手奋进、共奔小康的锦绣篇章。

三年来,丽水市与四川的6个结对县(区)全部提前脱贫摘帽,累计实现对口地个村户名贫困人员退出贫困序列,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眼下,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三地的协作还在继续,90多名援川干部、专技人员,正以“丽水之干”的担当为这场脱贫攻坚战画上完美的句号,为浙川两地的扶贫协作留下福泽深远的“丽水印记”。

忠诚使命筑一条扶贫路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消除贫困行动。年,根据中央部署,浙江、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新一轮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丽水与巴中建立扶贫协作关系,正式向贫困宣战。

彼时,巴中、广元与丽水结对的6个县(市、区)尚有29万余人处于贫困序列,这份沉甸甸的考卷,需要丽水用三年的时间去作答。

三年来,丽水与巴中、广元在一张空白的卷子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统揽,以浙西南革命精神践行“丽水之干”,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跨越千里,三地摸着石头过河,却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扶贫新路。

丽水、巴中、广元三地的党委、政府对于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各地不断破旧鼎新,以全新的理念、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地结合中央和省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每年调整印发《丽水市对口工作任务书》和《关于丽水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主要任务指标分解的通知》,通过签订协议、下发任务书和召开工作推进会等多种形式推动扶贫协作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强化部门责任。全面落实《丽水市对口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保障机制》,通过20条措施进一步建立完善与省厅局(委)的上下衔接机制,不断打通与兄弟市、市级部门及县(市、区)的协同合作通道,努力形成后方与前方指挥部、工作组(队)的双向联动局面。

三年间,双方党政互访不断,三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连续3年开展友好互访,市级层面交流互访达37次,召开两地高层联席会议23次,县级层面累计交流互访超过批次,有效推动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

与此同时,丽水与巴中、广元之间的资金、项目、人才、社会帮扶的通道全部打通,扶贫成效不断巩固,合作之路行稳致远。

一条扶贫路,遍地繁花开。三年来,丽水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佳绩连连——年度丽水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省对市考核中获得“较好”等次第1名(11个设区市综合排名第5名),年度在省对市考核中获得“好”等次(11个设区市综合排名第4名),年度截至9月底,浙江省下达的5大类17项考核指标丽水市均已提前超额完成。

求是挺进写一本致富经

丽水与巴中、广元的地形、气候、环境等条件相似,但长期以来,巴中的许多田地里却只单一地种植着粮食作物,农民们空守着肥沃的土地,却过不上好日子。

丽水的援川干部们很快就发现了扎在农村的这个“穷根”,并围绕“当地所需,丽水所能”原则协调引入一批丽水产业“远嫁”四川,“一县区一特色”市场化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茶叶是巴中市四大农业产业之一,虽然种植基础广泛,但其品质与效益一直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此,丽水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巴中市茶产业调研报告》,并针对性地从丽水招引了五家茶企在当地建了种植及加工基地,全力扶持当地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丽水松阳县赠送的黄茶白茶苗在巴中市巴州区长势良好,新设浙南茶叶市场“巴中云顶”直销店销售余吨巴中茶叶,丽水派遣5位茶叶专家蹲点巴中开展技术指导,东西部协作元素正全面引领巴中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在“花椒之乡”巴中市平昌县,丽水青田县围绕当地的优势产业,三年累计投入1.亿元,成功打造青田-平昌扶贫双创园区、青田-平昌进出口商品城、电商农品城消费扶贫三大平台,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商贸流通方面扶贫协作,让平昌的花椒走出大山,卖向世界。

在做大做强本土产业之外,一大批易上手、带动强、见效快的“富民产业”也跨越千里,在巴中成为群众新的致富手段。

在巴中市南江县,丽水市缙云县派出多位茭白师傅、杨梅师傅和烧饼师傅,长期蹲点对当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和产业帮扶,如今已在当地建成茭白、杨梅、雷竹、金丝皇菊等特色产业1.81万亩,实现特色产业产值余万元,有效带动3.4万余户农户持续增收,为南江县高质量脱贫摘帽注入不竭动力。

在扶贫协作中,传统产业实现了“蝶变”,一些新兴业态也在巴蜀大地上逐渐壮大。

在巴中市通江县,丽水市遂昌县将“赶街”模式成功与当地融合,并先后打造“空山土豆”“通江银耳”“铁佛洋姜”等10余款网络农产品爆款,累计实现线上销售农产品1.5亿元,带动线下销售4亿元。双方共同协作打造的中国农村电商“通江模式”,成为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据了解,近年来丽水共向对口帮扶地拨付项目帮扶资金6.亿元,安排帮扶项目个,涵盖生态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高效务实的多路径扶贫模式,已成为展现浙江高质量扶贫协作的生动“窗口”。

可以说,丽水模式和产业元素各具特色又精准高效,已经深度植入巴中产业扶贫体系,为当地培育一批带不走的产业项目,也为贫困户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途径,真正实现了扶贫从“输血”到“既输血又造血”的转变。

植根人民结一段两地情

丽水与巴中、广元山水相隔数千里,但生态相近、人文相亲、精神相通、发展相连,通过多年来的对口帮扶与合作,两地人民已建立了深厚情谊。

三年前,由于工作的需要,丽水13名党政干部在接到一纸调令后,便义无反顾地作别故乡和亲人,远赴巴蜀,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开始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工作。

饮食、语言是许多干部落地后面临的最大难关。由于生活习惯迥异,巴蜀地区多喜食辛辣油重的食物,而江浙人饮食相对清淡,许多干部入川后肠胃都极不适应。而为了顺利融入当地,不给地方添麻烦,他们只能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会吃辣就学吃辣,语言不通就学语言。三年历练,许多干部已经养出了一个铁打的“辣胃”,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川普”。

“浙江干部太勤快了,太亲切了,就跟我们家里人一样一样的。”在当地,丽水干部赢得了巴中群众一致好评。为了能将不同的理念、产业带到当地,丽水干部常常化身“泥腿子”“车间工”,他们扎根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许多人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当地扶贫项目的种植技艺、生产工艺。

三年间,还有来自丽水的老师、医生、茭白师傅、烧饼师傅等各行各业的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巴中两地挂职,他们扎根异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用他们无私的精神、精湛的技艺,把丽水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理念,以及医疗、种养等方面19个领先技术,复制推广到受援地,全面激发巴中内生脱贫动力。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在丽水、巴中、广元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全面发力。

结对以来,医院医院结成对子18个;全市21所学校与帮扶地24所学校结对;全市个企业与帮扶地个行政村建立了结对关系,8个社会组织、11个乡镇、17个村参与结对帮扶。成功帮助中西部省份到东部稳定就业人,已有名贫困学生来丽水职业学校就读,92名贫困学生已成功就业。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征程中,两地人民坚定扛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双方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合作程度越来越深,取得了丰硕成果,缔结了深厚友谊。

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着眼未来,丽水将义不容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继续把这篇浙川情深的文章写好,把这项利在千秋的事业做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